大腸直腸癌 即時照護網   

仿單連結: 中文仿單 2025/10/16

Ivosidenib TIBSOVO 拓舒沃

# 資料來源 仿單 2025/10/16

# HWT 2025/10/16

# 機轉

Ivosidenib(商品名 TIBSOVO)是一種標靶藥物,主要作用在癌細胞裡「突變的 IDH1 酵素」。

簡介:

IDH1 突變產生 D-2-HG(2-HG,2-HG 抑制 TET、JmjC 等 α-KG 依賴去甲基酶 → DNA/histone 高甲基化 → 分化阻斷,Ivosidenib 抑制突變型 IDH1 的 neomorphic 活性,降低 2-HG,降低 2-HG 後促成 DNA & histone demethylation(部分恢復),使細胞能夠重新分化並減少腫瘤增殖。

IDH1 突變的新功能(neomorphic activity):

正常(wild-type)IDH1:催化 異檸檬酸(isocitrate)→ α-酮戊二酸(α-KG, 又稱 2-oxoglutarate),參與細胞代謝/能量迴路。突變型 IDH1(常見突變如 R132H/C 等):失去部分原本活性,並獲得新功能—把 α-KG 當底物還原成 D-2-羥基戊二酸(D-2-HG, 簡稱 2-HG)(稱為「oncometabolite」)。

結果:細胞內 2-HG 大量累積(遠高於正常濃度),導致多種 α-KG 依賴的酵素被抑制,造成廣泛代謝與表觀遺傳(epigenetic)異常。

2-HG 對「去甲基化」相關酵素的影響(關鍵): 2-HG 主要以 競爭性抑制 α-KG(cofactor)依賴的二價鐵酶類(α-KG-dependent dioxygenases) 為主,重要的被抑制目標包括:

# TET 家族 DNA 羥甲基化酵素(TET1/2/3)

正常功能:將 5-methylcytosine (5mC) 氧化成 5-hydroxymethylcytosine (5hmC),是 DNA 去甲基化路徑的關鍵步驟,利於基因去抑制與分化相關基因表達。被 2-HG 抑制 → DNA 高度甲基化(DNA hypermethylation) → 分化/抑制基因被沉默 → 細胞停留在未分化/幹細胞樣狀態。

# JmjC 類組蛋白去甲基化酵素(histone demethylases)

正常功能:移除組蛋白(histone)上的甲基標記(例如 H3K9me、H3K27me 等),影響染色質開放性與基因轉錄。

被 2-HG 抑制 → 組蛋白甲基化增加(histone hypermethylation) → 染色質趨向封閉、抑制分化基因。

# 其他 α-KG 依賴酵素(例如某些 prolyl hydroxylases)

可能影響 HIF 調控、蛋白質穩定性等,進一步改變細胞行為(但機轉有時依腫瘤種類不同)。

# 總結:2-HG 透過抑制 TET 與 JmjC 等酵素造成 DNA 與組蛋白的高甲基化(epigenetic silencing),是造成分化阻斷(differentiation block)的主要路徑之一。

Ivosidenib(TIBSOVO)如何透過抑制突變型 IDH1,經由 解除 D-2-HG 對去甲基化酵素的抑制,進而恢復去甲基化(demethylation)與細胞分化的整體機轉。

# Ivosidenib 怎麼干預(分子層級)

選擇性結合突變型 IDH1(針對突變酵素的 neomorphic 活性)並抑制其將 α-KG 還原為 D-2-HG 的能力。因此 細胞內 D-2-HG 濃度顯著下降(回到或接近正常水平)。2-HG 降低之後,α-KG 依賴的去甲基化酵素逐步恢復功能(因為競爭性抑制解除):TET 活性回升 → DNA 上的 5mC 可被轉為 5hmC → 逐步進入 DNA 去甲基化流程 → 使被甲基化而沉默的分化基因重新表達。JmjC 家族恢復活性 → 組蛋白甲基標記被移除 → 染色質變得較開放 → 有利轉錄與分化基因表達。

長期結果:促進癌細胞向成熟/分化型細胞分化(而不是直接用細胞毒把它殺死),降低未成熟腫瘤細胞的增殖能力與腫瘤活性。

為何「選擇性」重要(對野生型 IDH1 的影響): Ivosidenib 對 突變型 IDH1 有高度專一性,相比抑制野生型 IDH1 的藥物,它 較少干擾正常細胞的代謝功能(例如正常的 α-KG 供應 / 能量代謝),因此理論上能降低非特異性代謝副作用,提升治療窗(therapeutic window)。

# 臨床與表觀遺傳學上的連動(簡要說明)

臨床上觀察到:用於 IDH1-mutant AML 或其他實體瘤時,病人可見緩解及血液分化改善(例如白血球分化恢復、造血功能改善)。在分子/表觀遺傳層面,Ivosidenib 治療後常見 DNA 甲基化模式部分逆轉、5hmC 水平上升、組蛋白甲基化減少,這些變化可回復被抑制的分化路徑基因的表達,促使腫瘤細胞成熟。

# 適應症

Ivosidenib “可能(推論)”,可以用於治療 帶有IDH1易感變異(susceptible IDH1 mutation )的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病人(似乎以抑制為主)。

TIBSOVO適用於以下適應症: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Newly Diagnosed Acute Myeloid Leukemia) 與azacitidine併用或作為單一療法,用於治療75歲以上或因共病症而無法接受高強度化學治療,帶有IDH1易感變異 (susceptible IDH1 mutation)之成人新診斷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AML)。 復發性或難治性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Relapsed or Refractory Acute Myeloid Leukemia) 帶有IDH1易感變異(

susceptible IDH1 mutation )之成人復發性或難治性急性骨髓性白血病(R/R AML),復發性或難治性骨髓增生不良症候群 (Relapsed or Refractory MyelodysplasticSyndromes) 帶有IDH1易感變異 (susceptible IDH1 mutation)之成人復發性或難治性骨髓增生不良症候群(MDS) . 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膽管癌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Cholangiocarcinoma) 適用於先前曾接受過治療,帶有IDH1變異 (IDH1 mutation)之成人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膽管癌。

# 用法及用量

TIBSOVO建議劑量是每日一次,口服500 mg,直至發生疾病惡化或出現不可耐受之藥物毒性。

# 不良反應

分化症候群 (differentiationsyndrome 分化症候群與骨髓細胞快速增生和分化有關,可能危及生命,甚至致死。使用TIBSOVO病人中分化症候群的症狀包括非感染性白血球增多症、周邊水腫、發燒、呼吸困難、肋膜積水、低血壓、低血氧、肺水腫、間質性肺炎、心包膜積水、皮疹、體液過多、腫瘤溶解症候群,以及肌酸酐升高。) , 非感染性白血球增多症,QTc間期超過480 msec至500msec(心律不整),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 新出現的運動和/或感覺神經病變造成的病徵或症狀,例如單側或雙側無力、感覺改變、麻刺感或呼吸困難。),胃腸道異常 (噁心,嘔吐,黏膜炎,便秘,胃腸道異常),失眠,血腫,高血壓,關節痛,肌痛,呼吸困難,頭痛,血糖,肝腎功能,電解質,疲倦,咳嗽,頭暈,搔癢,皮疹,腫瘤溶解症候群,低血壓,。

# 臨床試驗

轉移性大腸直腸癌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