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 |
|
<鄧豪偉醫師 2017/9/30>
標題: 免疫治療的不良反應處理原則:
注意:
免疫治療 (免疫檢查點抑製劑) (單用,聯合治療,或結合標靶化學治療,甚至電療)是目前腫瘤醫學治療癌症之一大進展,但是,絕對不是仙丹,各種癌症效果不一,臨床上,如果有標準的傳統標靶化學治療,還是應該優先考慮使用,因為現今免疫檢查點抑製劑,仍然有其潛在缺點危險,像價格過高或罕見的治療導致死亡案例。須與臨床醫師深入討論配合使用。
前言:
雖然! 現今免疫治療,有些可以導致顯著的臨床腫瘤治療效果,但是免疫治療有其獨特的不良反應 (副作用),稱為“免疫相關不良反應(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 irAEs)",這與傳統標靶化學治療相關的不良反應不同。這些免疫相關不良反應列舉如下: 腹瀉,癢,皮疹,甲狀腺機能亢進/低下,發熱,關節痛,肺炎,肝炎,疲勞,咳嗽,貧血,黏膜炎,疲勞,水腫,內分泌失調,胰臟炎......等,看起來種類五花八門,看起來很嚇人,的確,在臨床試驗中,這些所謂的免疫相關不良反應確實真實存在,有些嚴重的免疫相關不良反應像腸炎性腹瀉,肺炎,肝炎甚至有可能造成治療相關的併發症導致死亡(甚至在謹慎的追蹤下,有些原本傾向病危的病友,有可能承受不起),臨床上,偶爾低估這些不良反應的影響。
免疫相關不良反應的產生機轉:
免疫相關不良反應的產生機轉尚未完全了解。但是簡單來說,科學家當然希望藥物是引起免疫反應只攻擊癌細胞,但是事實上是,不但引起免疫反應攻擊癌細胞免疫反應也攻擊身體自己的正常細胞,因此其免疫相關不良反應的表現型很像有自體免疫疾病病患的病徵。更貼切的例子是血癌淋巴癌所進行的異體骨髓移植,雖然希望異體骨髓移植產生植體抗癌作用( graft-versus-leukemia ) 但事實上常伴隨植體對抗宿主疾病( graft-versus-host disease),進而造成嚴重併發症(像肝炎,病毒感染,間質性肺炎)。
一般免疫治療的不良反應處理原則
免疫相關毒性不同於標靶化學治療相關的毒性。 原則如下
1.專業團隊的監控;
2.臨床醫生和患者的免疫相關不良反應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包括醫療單位);
3.懷疑和早期認知;
4.早期治療措施,並確保患者遵守。
早期臨床試驗似乎好像低估風險,尤其對體質不好的病患。
免疫相關相關不良反應發生時間點:
以下表一些症狀為例
種類\時間(周)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神經毒性 |
v |
v |
v |
v |
v |
v |
v |
v |
v |
v |
v |
v |
v |
v |
||
腸炎腹瀉 |
v |
v |
v |
v |
v |
v |
v |
v |
||||||||
皮疹癢 |
v |
v |
v |
v |
v |
v |
v |
V |
||||||||
肝炎 |
v |
v |
v |
v |
v |
v |
v |
v |
V |
|||||||
胰臟炎 |
v |
v |
v |
v |
v |
v |
v |
v |
v |
V |
||||||
腦下垂體炎 |
v |
v |
v |
v |
v |
v |
v |
v |
v |
v |
這個表的重點不是有多少免疫相關不良反應,重點是免疫相關相關不良反應時間點快到可能是數天,但多數是4-6星期時。知道時間點,才知道如何監控不良反應(另外跟劑量也有關係)。
免疫相關相關不良反應治療
停藥,使用類固醇,時間可能一到數周。補充賀爾蒙。長期監控。
第1级或2级不良反應:類固醇(prednisolone 0.5 mg/kg/天);
症状在3天后如果不能解决,或第3或4级不良反應:( prednisolone 1至2 mg/kg/天)直到症状消失或不良反應回到1级以下, 在第3至4级不良反應中,類固醇可能至少3-4周左右才减量,若效果不好考慮其他免疫抑制剂。
以下舉三個為案例:
內分泌失調
大部分早期内分泌的不良反應是非特征性的,高度懷疑是唯一診斷的標準。
最常见的内分泌相关不良反應是甲状腺炎(thyroiditis),腦下垂体炎(hypophysitis)和腎上腺功能不全(adrenal insufficiency),但有其他变化如低睾酮(low testosterone levels )和1型糖尿病。 建議: 促甲状腺激素(TSH)每次打前都可抽測,甲狀腺功能研究 6-12周的間隔間測,直到完成治療6個月後。如果覺得倦怠,考慮檢查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皮質醇和睾丸激素(男性)(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cortisol, and testosterone (in men)),甲狀腺失調可能會恢復,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皮質醇和睾丸激素可能不會恢復。
免疫性肝炎:
極少數(<1%)非常嚴重,以肝功能上升表現。每次打前都可抽測肝功能。(最好事先知道 B C 型 肝炎帶原情形), 第3-4級要停藥,儘快使用類固醇。
間質性肺炎:
少數非常嚴重,以喘,咳嗽表現。可常規照胸部X-ray。(須分辨是否有感染)儘早停藥,使用類固醇。
以一個故事當結束:
1980 年代有一位醫師 William Coley 發現癌症病人開刀後的傷口感染好像會引起反應,進而似乎可控制腫瘤(觀察到現象),後來,他逕行臨床試驗,把細菌打入病人身體,希望控制腫瘤 ,...........結果失敗。就像現在的免疫腫瘤治療,免疫腫瘤治療的確有其療效,但須在科學的監控進行, 才不會未蒙其利先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