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直腸癌即時照護網   

仿單連結: 中文仿單 2024/11/5 for lung Cancer

肺倍恩 (Amivantamab,品牌名:Rybrevant)

# 作用機轉

肺倍恩,是一種雙特異性抗體,同時攻擊 EGFR(表皮生長因子受體) 和 MET(間質上皮轉化因子)。

其設計,用來抑制這這兩條關鍵的細胞信號通路,這些通路與腫瘤細胞的惡化有關:

EGFR 抑制作用:EGFR 在多種癌症中常表現過度或突變,包括結直腸癌(CRC)。EGFR 的激活會促進腫瘤細胞的增生、生存及轉移。肺倍恩(Amivantamab)透過結合到 EGFR,抑制其活話訊號,進而抑制這些促癌信號。

MET 抑制作用:MET 是一種受體酪氨酸激酶,與腫瘤的進展、轉移及對 EGFR 標靶治療的抗藥性有關。MET 放大或激活常見於各類癌症,包括結直腸癌。肺倍恩(Amivantamab),通過抑制 MET,破壞腫瘤增長並或克服抗藥性。

這中雙靶向機轉,希望同時解決,由 EGFR 和 MET 驅動 的腫瘤訊號,這些路徑活化,可能常常跟腫瘤進展或抗藥性相關。

結直腸癌的臨床數據:

雖然肺倍恩 初步在 非小細胞肺癌(NSCLC) 中顯示出臨床療效。

在 結直腸癌(CRC) 中的作用仍在研究中。

目前有早期階段的臨床試驗正在探討其在此疾病中的潛力。

關鍵數據:

根據早期臨床試驗 (OrigAMI-1(NCT05379595)試驗) :

評估肺倍恩作為”單藥治療”對於反覆發作的轉移性結直腸癌(mCRC)患者的安全性與療效,

試驗分為三組。符合條件的患者在 ctDNA 測試中顯示 KRAS、NRAS、BRAF 和 EGFR 表面結構區域為野生型,並且無 ERBB2/HER2 放大。

患者的中位年齡為60歲,66%為男性,中位治療線數為2,94%的患者曾接受過貝伐單抗治療,69%的患者曾接受過抗 EGFR 治療。

最佳時間點反應(Best timepoint responses)如下:

組A(左側mCRC,未接受過抗EGFR治療):7/17,41.2%

組B(左側mCRC,曾接受過抗EGFR治療):13/54,24.1%

組C(右側mCRC):1/18,5.6%

疾病控制率(DCR)分別為:

隊列A:88.2%

隊列B:72.2%

隊列C:77.8%

確認反應者的中位反應持續時間(mDoR)為:

隊列A:7.5個月

隊列B:7.4個月

目前隊列C的反應者仍在持續治療中,且10/13名反應者(77%)仍在接受治療。

初步的生物標誌物數據顯示,肺倍恩對與抗 EGFR 抗體抗藥性相關的變異(如 EML4-ALK 融合、PTEN)可能具有活性。

# Amivantamab plus FOLFOX or FOLFIRI in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Results from OrigAMI-1, an open-label, phase Ib/II study

OrigAMI-1(NCT05379595)試驗正在評估肺倍恩 與 mFOLFOX6 或 FOLFIRI 聯合治療的安全性與療效,治療對象為未曾接受抗 EGFR 治療的 RAS/RAF 野生型 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符合條件的患者在 ctDNA 測試中顯示 KRAS、NRAS、BRAF 和 EGFR 表面結構區域為野生型,且無 ERBB2/HER2 放大。在肺倍恩+化療的隊列中,患者在轉移性疾病的治療中已接受過至多 1 條治療(不包括抗 EGFR 治療或化療 [分別為奧沙利鉑 oxaliplatin 或 伊立替康 irinotecan 為基礎的化療])。

結果:

截至 2024年4月8日,共有 44 名患者接受了肺倍恩 + FOLFOX(21名)或肺倍恩 + FOLFIRI(23名)治療,中位隨訪時間分別為 3.9 個月與 4.4 個月。

患者的中位年齡為 62 歲,71% 為男性。大多數患者為左側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且大多數患者已接受過 1 條治療。

整體說

經過 7.3 個月的中位隨訪,

總體反應率(ORR)為 49%(95% 置信區間:33-65),

疾病控制率(DCR)為 88%(95% 置信區間:75-96),

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 7.5 個月(95% 置信區間:7.4‒無法估算)。

分組說

最佳時間點反應率 and DCR 為:

肺倍恩 + FOLFOX:63%(10/16)/ 88%

肺倍恩 + FOLFIRI:48%(11/23)/ 87%

確認反應者的中位反應持續時間(DoR)/ median PFS 為:

肺倍恩 + FOLFOX:未可估算(NE)/ NE

肺倍恩 + FOLFIRI:6.5 個月(95% 置信區間:5.6‒NE)/ 7.4 mo

最常見的治療相關不良事件為皮疹和中性粒細胞減少症。未觀察到新的安全性信號。生物標誌物分析及更新的結果將在會議中報告。

# 副作用(Adverse Events):(舉例):

=嚴重

*** 容易有強烈輸注相關反應,pre-medicatin with antihistamine , decadron 20 , hydrocortisole 100 mg and scanol 2#。
*** 將第1週的初始劑量以分劑輸注的⽅式分別於第1天和第2天給藥。
*** 輸注 6-8 小時
250毫升輸注袋中抽取體積與準備加入之RYBREVANT的體積相等的5%葡萄糖溶液或0.9%氯化鈉溶液,然後予以丟棄(亦即每要加入1⼩瓶RYBREVANT就從輸注袋中抽取7毫升稀釋劑丟棄)。
僅可使⽤材質為聚氯⼄烯(PVC)、聚丙烯(PP)、聚⼄烯(PE)或聚烯烴混和物(PP+PE)的輸注袋。
從每⽀⼩瓶抽取7毫升RYBREVANT,並將其加入輸注袋中。輸注袋中的最終體積應為250毫升。⼩瓶中殘留的任何未使⽤的部份都應予以丟棄。
輕輕翻轉輸注袋,使溶液混和均勻。切勿振搖。
在20°C⾄25°C (68°F⾄77°F)的室溫下,
稀釋後的溶液應於10⼩時內(包含輸注的時間)投藥。

週次 劑量(250毫升輸注袋) 初始 輸注速率 後續 輸注速率†
第1週(分劑輸注
第1週 第1天 350毫克 50毫升/⼩時 75毫升/⼩時
第1週 第2天 700毫克 50毫升/⼩時 75毫升/⼩時
第2週 1050毫克 85毫升/⼩時

間質性肺病/肺炎(Pneumonitis):雖罕見,但使用這類標靶藥物時可能會出現肺部毒性。症狀包括呼吸急促、咳嗽和發燒。

肺栓塞。肋膜積⽔。

=常見

輸液相關反應(點滴注射時):這是使用肺倍恩時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特別是在”首次”輸液時。徵兆與症狀包括呼吸困難、潮紅、發燒 、發冷、噁⼼、胸部不適、低⾎壓、以及嘔吐。

皮疹,皮膚毒性(如痤瘡樣皮疹,搔癢,⽪膚乾燥,甲溝炎),頭痛,肌⾁骨骼疼痛,細胞減少,腹瀉,疲勞,⽔腫,出⾎,咳嗽,疲倦,⼝炎,便秘,嘔吐,腹痛,心臟毒性,周邊神經病變,眼睛毒性反應(包括⾓膜炎、乾眼症狀、結膜發紅、視⼒模糊、視覺損害、眼睛搔癢、以及葡萄膜炎等)。

實驗室檢驗異常: 淋巴球減少,磷酸鹽降低,⽩蛋⽩降低,⾎糖升⾼,γ麩胺酸轉移酶升⾼,⾎鈉降低,⾎鉀降低,鹼性磷酸酶升⾼。

#處理:

初次使用,有不舒服時(尤其輸液相關反應),要提醒醫護人員。

懷疑發⽣輸液相關反應,即應中斷輸注

初次輸注RYBREVANT之前(第1週,第1天和第2天),可考慮先投予前置⽤藥(靜脈15⾄30分鐘前),以降低發⽣輸注相關反應的風險:

抗組織胺劑,解熱劑,醣⽪質激素

D5W250 cc 4-6 h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