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

2019 大腸直腸癌治療之最新進展新藥

以下敘述只是個人心得不一定是對的,僅供參考。

大腸直腸癌治療進展新知區

2019/9/28 

ESMO2019 

個人建議: 

對於原發部位未知的癌症患者(轉移不明癌),我們常希望基因檢測有幫忙,但常常因為武器太少,檢測基因數不足,或常是外推理論,常沒助益。

常常生技公司只做硬體,半套軟體,"零"套臨床醫師判讀。

從下面試驗略顯一二

(真正的判讀: 無價):

基於分子分析的全身治療在原發部位未知的癌症患者中不能比經驗化療提高生存率

日期:28 Sep 2019

主題:原發灶未知的癌/轉化研究

通過對未知原發癌(CUP)部位的患者(轉移不明癌)進行的腫瘤的全面分子基因表達分析確定的針對可疑原發部位的量身定制的治療無法改善由順鉑(cisplatin)和吉西他濱(gemzar)組成的經驗性化療的無進展生存期(PFS)研究人員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ESMO 2019大會上進行了報導。

CUP(轉移不明癌)是異質性腫瘤,其特徵在於無可確定起源的轉移。巴黎南部大學古斯塔夫·魯西(Karst Fizazi)的研究表明,儘管有經驗的化學療法,例如順鉑加吉西他濱等經驗性化學療法對多種腫瘤具有廣泛的活性,但CUP(轉移不明癌)患者的預後通常較差,法國維勒瑞夫。他進一步解釋說,分子檢測可識別多達80%的患者的主要部位,結果表明,至少三分之一的已識別原發部位可能對CUP中使用的經驗性化療不敏感。

菲薩茲(Fizazi)教授和一組國際研究人員認為,針對可疑主要起源部位進行的治療可以改善患者的預後。

研究人員進行了III期GEFCAPI 04試驗(2011-A01202-39),

該試驗招募了初治患者並經病理證實的轉移性CUP。預定義子集中預後較好的患者被排除在外。

進行了相關檢查的患者,沒有發現主要部位,在第1天,每3週1:1隨機分配到A組,以100 mg /m²的順鉑加吉西他濱在第1和第8天以1250 mg /m²的劑量治療(n = 120)或B組,在該組中進行基因表達測試,然後針對可疑的主要部位進行定制治療(n = 123)。 21名患者接受了組織起源(Pathwork)測試,而222名接受了CancerTYPE ID(Biotheranostics)測試。

該研究的主要終點是PFS(危險比[HR] 0.625,功率80%,雙側試驗5%)。根據站點,性能狀態和基線LDH水平進行分層。次要終點包括可能對順鉑-吉西他濱不敏感的預定義癌症患者的PFS和總生存期(OS)。

主要終點和次要終點均未達到

分子檢測最常將胰腺膽汁癌(19%),鱗狀細胞癌(11%),腎癌(8%)和肺癌(8%)確定為原發癌。

B組的91例患者(74%)接受了根據分子測試結果定制的治療。但是,這些患者通過中央檢查得出的PFS與A組接受吉西他濱和順鉑的患者所證實的相似。中位PFS分別為5.3個月和4.6個月(HR 0.95; 95%置信區間[CI],0.72-1.25; p = 0.7)。


根據當地的評論,在治療組之間沒有觀察到PFS的顯著差異。 B組的中位PFS中位數為5.8個月,而A組為6.4個月(HR 0.80; 95%CI,0.60-1.06; p = 0.12)。

在60名懷疑對吉西他濱/順鉑不敏感的癌症患者(次要終點)人群中,總OS的比較顯示了相似的結果,其中OS的中位數為10.0個月,而中位OS為10.7個月(HR 0.92; 95%CI ,0.69-1.23)。


結論

Fizazi教授及其合著者得出結論,在GEFCAPI 04研究中,使用分子分析來確定主要的起源部位,然後進行有針對性的全身治療並不能改善CUP患者的預後。



2019/9/21

J Clin Oncol. 2018 Sep 20;36(27):2796-2803. doi: 10.1200/JCO.2018.79.1483. Epub 2018 Aug 8.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Followed by Surgery Versus Surgery Alone for Locally Advance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NEOCRTEC5010): A Phase III Multicenter, Randomized, Open-Label Clinical Trial.

目的

我們比較了局部晚期食管鱗狀細胞癌(ESCC)患者的新輔助放化療(NCRT)加手術聯合手術的生存和安全性。

患者和方法

451例臨床分期為T1-4N1M0 / T4N0M0的潛在可切除胸腔ESCC患者被隨機分配至NCRT加手術(CRT組; n = 224)和僅接受手術(S組; n = 227)。

結果

  CRT組病理完全緩解率為43.2%。 與S組相比,CRT組的R0切除率更高(98.4%v 91.2%; P = .002),中位總生存期更好(100.1個月v 66.5個月;危險比為0.71; 95%CI為0.53至0.96 ; P = .025),無病生存期延長(100.1個月對41.7個月;危險比為0.58; 95%CI為0.43至0.78; P <.001)。

結論該試驗表明,NCRT加手術可改善局部晚期ESCC患者的不良反應,其單獨手術可提高生存率。


這篇文章重點是 給適當的病人適當治療。

也是 直腸癌新輔助化療在電療之前的腳色。


2019/9/16

Cancer. 2018 Aug 1;124(15):3118-3126. doi: 10.1002/cncr.31552. Epub 2018 Jun 15.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hase 2 trial of FOLFIRI with regorafenib or placebo as second-line therapy for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181名患者被隨機分配(120名為 癌瑞格(regorafenib)-FOLFIRI,61名為安慰劑-FOLFIRI),中位年齡為62歲。 其中,117例(65%)接受了先前的貝伐單抗或阿柏西普。

 

使用癌瑞格(regorafenib)-FOLFIRI的 PFS(無惡化存活) 比安慰劑-FOLFIRI稍微更長但無統計意義(中位數,6.1對5.3個月; HR,0.73; 95%置信區間[CI],0.53-1.01;對數秩P = 0.056)。

中位總生存期(OS)不長(HR,1.01; 95%CI,0.71-1.44)。

結論:

將 癌瑞格(stivarga)加入FOLFIRI作為轉移性結直腸癌的二線治療僅僅適度延長PFS,而非整體存活。

建議: 癌瑞格 stivarga and FOLFIRI 交叉使用是一種選擇。


2019/7/29


下面臨床試驗,筆者建議:

#Stage III T4N2: 6 個月輔助化療(FOLFOX),容忍神經毒性。

# Stage III T1-3N1: 3(4~5﹚ 個月輔助化療,不容忍神經毒性。

~J Clin Oncol 36:1469-1477.~

Three Versus 6 Months of Oxaliplatin-Based 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Stage III Colon Cancer:

Disease-Free Survival 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 Open-

Label, International Duration Evaluation of Adjuvant (IDEA)

France, Phase III Trial

在國際佐劑化療期間評估(IDEA)法國,作為IDEA的一部分國際合作,患有結腸癌患者被隨機分配到3和6個月的改良FOLFOX6(mFOLFOX6:輸注氟尿嘧啶,甲酰四氫葉酸和奧沙利鉑)或卡培他濱加奧沙利鉑(CAPOX)由醫生選擇。主要終點是無病生存(DFS),分析是描述性的。

結果

共有2,010名符合條件的患者接受了3或6個月的化療(修改後的意圖 -治療人口); 2,000(99%)患有III期結腸癌(N1:75%,N2:25%); 1,809(90%)收到mFOLFOX6,201(10%)收到CAPOX。中位年齡為64歲,而且中位隨訪時間為4.3年。

總體而言,94%(3個月)和78%(6個月)的患者完成治療(氟嘧啶6奧沙利鉑)。最高2級和3級神經病變率3個月組分為28%和8%,6個月組為41%和25%(P <0.001)。最終費率大於1級的殘餘神經病變在3個月組中為3%,在6個月組中為7%(P<.001)。

共有578個DFS事件:分別在3個月和6個月的武器中有314個和264個。該3個月和6個月期間的3年DFS率分別為72%和76%(風險比[HR],1.24; 95%CI,1.05至1.46; P = .0112)。分別在3個月和6個月的手臂中為患者服用收到mFOLFOX6,3年DFS率分別為72%和76%(HR,1.27; 95%CI,1.07-1.51);對於T4和/或N2群體,分別為58%和66%(HR,1.44; 95%CI,1.14-1.82);並為T1-3N1人群分別為81%和83%(HR,1.15; 95%CI,0.89-1.49)。

結論

IDEA法國,其中90%的患者接受了mFOLFOX6,顯示出6個月的優勢輔助化療與3個月比較,尤其是T4和/或N2亞組。這些結果應與國際IDEA合作數據一起考慮。


 

 

2019/5/21

Randomized study evaluating trifluridine/tipiracil (TAS-102) versus + trifluridine/tipiracil + bevacizumab as last-lin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hemorefractory unresectable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mCRC).

背景:三氟尿嘧啶/ tipiracil(FTD / TPI,也稱為TAS-102)被批准用於化學難治性mCRC患者。受到小型I / II期研究(C-TASK FORCE)評估FTD / TPI和bevacizumab在化學難治性mCRC患者中的組合(Kuboki等,2017)的鼓舞人心的結果的啟發,我們設計了本隨機試驗。

方法:

這項隨機研究按計劃招募了80名mCRC患者。主要入選標準是:組織學證實和化學難治性mCRC;對氟嘧啶,伊立替康,奧沙利鉑,EGFR抑製劑(RAS野生型)和貝伐單抗治療期間抗藥;。

在A組中,FTD / TPI以35mg / m 2 /劑量的劑量口服給藥,從第1天至第5天和第8天至第12天,

在B組中,將相同劑量的FTD / TPI與貝伐單抗聯合給予bevacizumab at在28天治療週期的第1天和第15天,劑量為5mg / kg。

主要終點是將無進展生存期(PFS)從1.8個月提高到3.8個月。次要目標包括總體生存(OS)和安全性。

結果:

80名患有化學難治性mCRC的患者於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隨機分組。

中位PFS從2.6個月(A組)顯著改善至5.9個月(B組),

危險比(HR)0.51(95%CI,0.28 至 0.92; P <0.03)和

中位OS從7.3個月(A組)顯著改善至10.3個月(B組),

HR為0.42(95%CI,0.18-0.99; P <0.05)。

OS中位隨訪時間為5.6個月,共有57例患者在2018年9月7日仍然存活。治療效果良好,不良事件符合預期,接受FTD / TPI +貝伐單抗治療的患者3-4級中性粒細胞減少症(56%  B組 A組 30%,p = 0.03),B組3例(A組為零)發生發熱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症。

分別在13名(A組)和11名(B組)觀察到SAE。

結論:與FTD / TPI單藥治療相比,在患有化學難治性mCRC的患者中,FTD / TPI +貝伐單抗與PFS和OS的顯著和臨床相關改善相關,具有可耐受的毒性。

2019/5/4

Larotrectinib

2018年11月26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了larotrectinib(VITRAKVI,Loxo Oncology Inc.和Bayer)對患有實體腫瘤的成人和兒科患者的加速批准通過了TRK抑制劑 使用。用於有neurotrophic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NTRK)基因融合(gene fusion)。台灣可能有恩慈專案。(不限癌別)

微衛星不穩定可能是潛在受惠病友。

2019/4/8

臨床結直腸癌。 2018年6月; 17(2):e323-e329

Axitinib(阿西替尼)作為轉移性結直腸癌一線治療後的維持治療

隨機II期研究。

介紹:

本研究的目的是評估在轉移性結直腸癌(mCRC)患者中誘導治療後使用阿西替尼與安慰劑維持治療的療效和安全性。

患者和方法:

在這項雙盲II期試驗中,mCRC患者在一線化療後6至8個月未進展(未惡化),隨機接受阿西替尼(5 mg,每日2次)(A組)或安慰劑(B組)。

結果:

納入49例患者:A組25例,B組24例。中位隨訪時間為26.07個月(95%置信區間[CI],18.44-31.73個月)。阿西替尼組6個月無進展生存率(PFS)為40.00%(95%CI,21.28%-58.12%),而安慰劑組為8.33%(95%CI,1.44%-23.30%)(P = 0.0141)。阿西替尼組的中位PFS在統計學上顯著長於安慰劑組(4.96對3.16個月;風險比,0.46; 95%CI,0.25-0.86; P = .0116)。阿西替尼組的中位總生存期也較長,但沒有達到統計學意義(27.61對19.99個月;風險比,0.68; 95%CI,0.31-1.48; P = .3279)。最常見的3至4級治療相關毒性是高血壓,腹瀉和虛弱。沒有毒性死亡。由於招募緩慢,該研究提前結束。

結論:

在我們的研究中,使用阿西替尼單藥治療的維持治療顯示PFS顯著增加並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應進一步探討Axitinib作為mCRC患者一線化療維持治療的可能選擇。


2019/3/9

**注意: 我個人覺得文章對於結果註解有意向偏差**

統計顯著性 (P-value) 是來自"差別表現",

但對病人,絕對存活率才是王道。(復發沒人愛)

FOLFOX 6個月  無病存活 79.2%

FOLFOX 3個月  無病存活 76.3%

XELOX 6個月   無病存活 76.1%

XELOX 3個月   無病存活 76.9%

原圖:

#下面是全文#

Lancet Oncol. 2018 Apr;19(4):562-578.

3 versus 6 months of adjuvant oxaliplatin-fluoropyrimidine combination therapy for colorectal cancer (SCOT): an international, randomised, phase 3, non-inferiority trial.19/3/9

SCOT研究是一項國際性,隨機,第3階段,非劣效性試驗。

在244個中心完成。

患有高危II期和III期結直腸癌的18歲或18歲以上的患者進行中心隨機化,中心最小化,選擇方案,性別,疾病部位,N分期,T分期和卡培他濱的起始劑量。

指定患者(1:1)接受含有奧沙利鉑(oxaliplatin )輔助化療的3個月或6個月。 化療方案可由CAPOX(卡培他濱和奧沙利鉑)或FOLFOX(推注和輸注氟尿嘧啶與奧沙利鉑)組成。根據患者和治療醫師的選擇,在隨機化之前選擇方案。 主要研究終點是無病生存率,非劣效性邊際風險比為1.13。

結論

在2008年3月27日至2013年11月29日期間,6088名患者接受了隨機分組。目標治療方法是1981名患者的FOLFOX和4107名患者的CAPOX。

3044名患者被分配到3個月組,3044名被分配到6個月組。

3個月組中的9名患者和6個月組中的14名患者未同意使用他們的數據,

在3個月組中留下3035名患者,在6個月組中留下3030名患者用於意向治療分析。

在分析的截止日期,有1482個無病生存事件,3個月組740個,6個月組742個。 3個月組的3年無病生存率為76.7%(95%CI 75.1-78.2),6個月組為77.1%(75.6-78.6),給予風險比為1.006(0.909-1.114,非劣效性檢驗p = 0.012),顯著低於非劣效性邊際。

2個月或更嚴重的周圍神經病變在6個月組中更常見(安全性數據的子集中409例患者中有237例[58%])比3個月組(320例[25%] 420例)更長持久的,與生活質量較差有關。報告了1098例嚴重不良事件(3個月組有492例報告,6個月組有606例報告),32例治療相關死亡(每組16例)。

在整個研究人群中,對於高風險II期和III期結直腸癌患者,3個月的含奧沙利鉑的輔助化療不低於相同療法的6個月,並且與降低的毒性和改善的生活質量相關。 儘管該研究的動力不足,但這些數據表明,持續時間越短,生存質量越好,生活質量越好,因此可能代表新的護理標準。




2019/2/10

以前有人問克速鎮 要用嗎?用下面文獻解釋。

Polysaccharide K (PSK) : 雲芝。Polysaccharide-K 商品名 Krestin 中文名 克速鎮粉劑。


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l。 2018年1月; 81(1):65-71。

隨機III期試驗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

對於II期直腸癌,比較單獨手術與UFT + PSK

(JFMC38試驗)。

抽象

背景:

我們進行了一項隨機III期試驗,將替加氟/尿嘧啶(UFT)和多醣-K(PSK)(像克速鎮)與治療性切除的II期直腸癌患者單獨手術進行比較。


方法:

第II期直腸癌患者被隨機分配成2組: 接受

(1)UFT和PSK

(2)單獨手術

比例為1:1。

該研究的主要終點是無病生存(DFS)。次要終點是總生存期(OS)。

結果:

從2011年10月至2013年2月,共有來自62個機構的111名患者登記。該研究在達到其目標的20%後因收益不佳而提前關閉。

UFT和PSK組與單純手術組患者的特徵相似。

UFT和PSK組的3年DFS率為76.0%,5年時為65.1%,

單獨手術組的3年DFS率為84.0%,5年時為77.2%。

UFT + PSK組的DFS略差於單獨手術組,但差異未達到統計學顯著性(P = 0.102)。

在UFT + PSK組OS率3年時為100%,5年時為97.9%,而

單獨手術組OS率在3年時為100%,5年時為93.4%。

OS率在UFT + PSK組和單獨手術組中OS相似(p = 0.533)。

結論:

本研究表明UFT和PSK不是進入下一階段III研究的有吸引力的候選者,因為UFS和PSK組的DFS略差於單獨手術組。

臨床建議:

早期直腸癌,開刀目前還是標準治療。(這個研究 設計得很怪)

Polysaccharide K (PSK) : 雲芝。

Polysaccharide-K 商品名 Krestin 中文名 克速鎮粉劑,


2019/2/10

Int J Cancer。 2018年9月15日; 143(6):1530-1540。

Ib / II期研究低劑量地西他濱(decitabine)引發的化學免疫治療對耐藥復發/難治性消化道癌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低劑量地西他濱可能有潛力減輕化學和免疫治療的抗藥性。

我們進行了Ib / II期試驗,評估了耐藥復發/難治性(R / R)食管癌,胃癌或結直腸癌患者的低劑量地西他濱引發的化學免疫治療。

45名患者接受了5天地西他濱治療,後分2組:

(1) DC組: 隨後再次接受了先前已經有抗藥性化療

(2)D-C + CIK組: 隨後再次接受了先前已經有抗藥性化療+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治療(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劑[CIK] ]細胞治療)

#根據他們的治療史。在45名患者中,11名(24.4%)報告了3至4級不良事件(AEs)。所有AE均可控制,並且沒有患者經歷與治療相關的死亡。客觀緩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別為24.44%和82.22%,其中2例患者達到持久完全緩解。

臨床反應可能與無治療間隔和初始手術切除史有關。在D-C + CIK隊列中,ORR和DCR分別達到28%和92%。始終如一,D-C + CIK隊列的無進展生存期(PFS)與預先抵抗的未預應力治療的最佳PFS相比(p = 0.0001)。所顯示的毒性和ORR在癌症類型和治療組之間沒有顯著差異。地西他濱引發的再敏化對化學免疫療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有吸引力且有前途的。這些數據值得進一步大規模評估晚期疾病的耐藥性R / R AT癌症患者。


2019/1/28

根據TCGA 分析,"膽囊癌"突變似乎很少,ErbB 家族有一點角色。或許提早基因檢測是個方向。


HWT@2019/1/20

比較"腹腔鏡"與"開放切除術"用於結直腸肝轉移的效益:OSLO-COMET隨機對照試驗。

Ann Surg. 2018 Feb;267(2):199-207. doi: 10.1097/SLA.0000000000002353.

目的:

進行第一項隨機對照試驗,比較腹腔鏡和開腹肝切除術。

摘要背景數據:

腹腔鏡肝切除術越來越多地用於肝臟腫瘤的外科治療。然而,缺乏高水平證據表明腹腔鏡肝切除術優於開腹肝切除術。

方法:

2012年2月至2016年1月,來自挪威奧斯陸奧斯陸大學醫院的解釋性,評估者,盲法,單中心,隨機優勢試驗招募患者。共有280名可切除的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被隨機分配接受腹腔鏡檢查(n = 133)或開放(n = 147)實質保留肝臟切除術。主要結果是術後30天內的並發症(手風琴等級2或更高)。次要結果包括成本效益,術後住院時間,失血量,手術時間和切除邊緣。

結果:

腹腔鏡手術組術後並發症發生率為19%,開放手術組術後並發症發生率為31%(差異為12個百分點[95%置信區間1.67-21.8; P = 0.021])。腹腔鏡手術後住院時間縮短(53 vs 96小時,P <0.001),而失血,手術時間和切除邊緣無差異。 90天的死亡率與腹腔鏡組(0名患者)與開腹組(1名患者)沒有顯著差異。從4個月的角度來看,成本是相同的,而腹腔鏡手術組的患者與開放手術組的患者相比,獲得了0.011質量調整生命年(P = 0.001)。

結論:

在接受實質保留肝切除術治療結直腸轉移的患者中,與開腹手術相比,腹腔鏡手術與術後並發症顯著減少相關。與開放式切除相比,腹腔鏡切除術具有成本效益,概率為67%。兩組的自由切除率均相同。我們的結果支持繼續實施腹腔鏡肝切除術。

HWT@要小心的是沒有回報"復發率" 及 存活率。


2019/1/20

機器人輔助與腹腔鏡直腸癌手術:一項II期開放標籤前瞻性隨機對照試驗。

Ann Surg. 2018 Feb;267(2):243-251
目的:
II期隨機對照試驗旨在比較機器人輔助手術與直腸癌患者腹腔鏡手術的結果。
背景:
尚未確定機器人輔助手術治療直腸癌腹腔鏡手術的可行性。
方法:
2012年2月21日至2015年3月11日期間,患有直腸癌(cT1-3NxM0)的患者入組。患者按1:1隨機分為機器人輔助或腹腔鏡手術,按性別分層和術前放化療。主要結果是全直腸系膜切除(TME)標本的質量。次要結果是周圍和遠端切除邊緣,收穫的淋巴結數量,發病率,腸功能恢復和生活質量。
結果:
共有163名患者被隨機分配到機器人輔助(n = 81)和腹腔鏡(n = 82)手術組,139名患者符合分析條件(分別為73和66)。機器人輔助組中的一名患者(1.2%)轉為開放手術。機器人輔助組和腹腔鏡組的TME質量沒有差異(分別為80.3%和78.1%完全TME;分別為18.2%和21.9%幾乎完全TME; P = 0.599)。切除邊緣,收穫的淋巴結數量,發病率和腸功能恢復也沒有顯著差異。在分析生活質量時,歐洲癌症生活質量研究組織(EORTC QLQ C30)和EORTC QLQ CR38的評分在兩組中相似,但在EORTC QLQ CR 38問卷中,術後12個月的性功能在機器人輔助組中比在腹腔鏡組中更好(P = 0.03)。
結論:
直腸癌的機器人輔助手術顯示TME質量與腹腔鏡手術相當,並且它表現出類似的術後發病率,腸功能恢復和生活質量。

HWT@簡單說,以治療癌症而言,機器人輔助手術與腹腔鏡手術效果相當,沒保險不用試。


2019/1/17

現在在國外或者是國內,有很多生技公司,能夠進行所謂很多的基因分析,這些都是利用國外的機器做代工的事情。甚至連所謂的建議,都是模仿國外的做法,就算是國外的很多報告,也都是形而上。其實能夠對整體醫療有個全面了解的團隊非常少。簡直是鳳毛麟角(智慧財產權不被重視)。

也因此,很多報告常常淪為"蚊子報告"。要如何對報告有了解呢?其實要有個各方面的專長,經驗,技術。以現在台灣能做的角度來看,應該是先使用國外的機器,做出所謂的絕對的報告,有報告之後再去探索,有何臨床用途? 除了一般的臨床或實驗室結果外,其實我們發現更重要的是,可以用國外上千人的資料庫進行比對了解,比對。這樣可以更加深入了解一份報告的精神在哪裡,重要性在哪裡,臨床在哪裡,有什麼可以使用的地方,這個需要高度能夠執行的團隊進行這樣的判讀。

最近我們就進行這樣的判讀,也的確對基因的報告,有更深入了解。也知道如何利用這些報告或許能夠對病人的治療,在現在或不久將來,有所幫忙,而不再是一些文字而已。

2019/1/8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創建了一個強大的新數據庫,整合了數量創紀錄的癌症藥物和細胞係數據。 免費提供的工具,稱為CellMinerCDB,可用於探索藥物與癌症的各種特徵之間的聯繫,如基因突變,細胞特徵,DNA甲基化等。 研究人員已經使用CellMinerCDB來發現導致癌症的新基因。 工具和研究結果的描述於2018年12月12日公佈。

and

來自CCR的研究人員即時觀察到基因表達,並首次發現基因導向的RNA產生由於長時間不活動而變化很大。 CRISPR-Cas9的出現以及可視化單個RNA分子的技術有助於使研究結果成為可能。 研究結果發表於2018年12月13日的Cell。
該研究支持對基因表達的動態性質和基因之間巨大差異的新興認識。 一項特別令人驚訝的新觀察是RNA活性和不活動之間的長間隔。
“我們發現基因可以一次關閉數小時或數天,”受體生物學和基因表達實驗室研究員Daniel Larson博士說。 “這是我們以前從未意識到的一種新的變異程度,我們不知道它為什麼會發生。”

2019/1/1

免疫檢查點抑製劑ipilimumab(Yervoy)和nivolumab(Opdivo)的組合已被FDA批准用於治療腫瘤細胞具有DNA修復缺陷(MSI-H微衛星不穩定)的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

HWT@2019/1/1

被稱為檢查點抑制的免疫療法的類型可導致甚至晚期腫瘤迅速收縮或消失。不幸的是,只有少數患者對這些療法有如此強烈的反應,研究人員一直試圖找出原因。

1月5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這三項新研究都確定了一組腸道細菌,就其對檢查點抑製劑反應的影響而言,它們被歸類為“好”和“壞”。有很多好細菌的人更容易對這些藥物做出反應。那些沒有好細菌或許多有害細菌的人不太可能看到他們的腫瘤因藥物而縮小或停止生長。

利用小鼠癌症模型,研究人員還發現,改變腸道細菌的整體成分,即腸道微生物組,可能會影響腫瘤是否對檢查點抑制有反應。

不同類別的細菌似乎對免疫系統有不同的影響。例如,好的蟲子似乎可以使免疫細胞識別腫瘤細胞,而壞蟲似乎會干擾免疫細胞的功能。

HWT@2019/1/1

臨床建議: 簡單說,經肝動脈化學藥物注射非標準治療。

隨機III期試驗比較了
(A)肝動脈灌注(HAI)化療與5-氟尿嘧啶(5-FU),其次是尿嘧啶/替加氟(UFT)和甲酰四氫葉酸(LV)
(B)UFT / LV單獨治療結直腸癌根治性肝轉移的患者(CRC)。
方法:
該研究旨在包括280名患者隨機接受HAI和5-FU,然後接受UFT / LV(A組)或單獨UFT / LV(B組)以評估HAI化療是否能改善無病生存(DFS) 。
結果:
44名患者隨機分組。實驗組的三年DFS相對較差,儘管這種差異無統計學意義(A組為43.5%,B組為58%;風險比[HR],1.304; P = 0.534)。實驗組的3年總生存率也較差(A組為80.2%,B組為85.2%; HR為2.255; P = 0.192)。兩組之間3級或更高毒性的頻率沒有顯著差異。
結論:
儘管本研究在早期研究終止後受到小樣本量的限制,但我們的分析發現,與單獨使用UFT / LV相比,使用5-FU隨後UFT / LV的HAI並未改善CRC治愈性肝轉移患者的D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