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 |
|
HWT@2018/12/23
臨床試驗:用CART治療RAS突變腫瘤。
評估
T細胞轉移療法
用於治療KRAS基因突變的癌症
具有KRAS突變和特定組織類型的患者可能有資格參加NIH臨床中心的新臨床試驗。
James Yang,M.D。開發了一種針對某些癌症的實驗性治療,這種癌症是一種叫做KRAS的蛋白質中最常見的兩種突變之一。 KRAS是一種向細胞發送/關閉生長信號的基因。當KRAS基因改變或突變時,“關閉”信號被破壞,允許細胞生長持續“開啟”,這可導致癌症。 KRAS突變存在於所有人類癌症的四分之一中。
本研究中的患者將接受使用自身血細胞的基因轉移療法。將從患者中提取某種類型的白細胞並繁殖,然後將基因插入兩種受體之一,即抗KRAS G12D或抗KRAS G12V,其可識別並靶向癌細胞中的這些KRAS突變。然後將這些修飾的白細胞輸注回患者體內。
這些研究的第一階段將確定最安全的抗KRAS T細胞劑量。在第二階段,患者將接受安全劑量治療。研究人員希望了解抗KRAS T細胞是否可以使腫瘤縮小,以及該療法是否具有可耐受的副作用。在登記之前,將對患者的HLA類型進行測試。只有具有HLA-A11分子的患者才有資格參與這些研究。
HWT@2018/12/16
這篇文章切中健保資料庫的問題(下結論要更小心)。
N Engl J Med。 2018年11月10日。
維生素D補充和預防癌症和心血管疾病。
背景:
目前尚不清楚補充維生素D是否可降低患癌症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隨機試驗的數據有限。
方法:
我們進行了一項全國性,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採用2×2因子設計,維生素D3(膽鈣化醇),每日2000 IU,海洋n-3(也稱為omega-3)脂肪酸在美國,50歲或以上的男性和55歲或以上的女性,每天1克的劑量用於預防癌症和心血管疾病。主要終點是任何類型的侵襲性癌症和主要心血管事件(心肌梗塞,中風或心血管原因死亡的複合物)。次要終點包括位點特異性癌症,癌症死亡和其他心血管事件。本文報導了維生素D與安慰劑的比較結果。
結果:
共有25,871名參與者,包括5106名黑人參與者,接受了隨機化。補充維生素D與任何一個主要終點的風險較低無關。在中位隨訪5。3年期間,1617名參與者診斷出癌症(維生素D組793例,安慰劑組824例;風險比0.96; 95%置信區間[CI],0.88-1.06; P = 0.47 )。 805名參與者發生了一次重大心血管事件(維生素D組396人,安慰劑組409人;風險比0.97; 95%CI,0.85-1.12; P = 0.69)。在次要終點的分析中,風險比如下:癌症死亡(341例死亡),0.83(95%CI,0.67至1.02);對於乳腺癌,1.02(95%CI,0.79至1.31);對於前列腺癌,0.88(95%CI,0.72至1.07);結直腸癌,1.09(95%CI,0.73-1.62);對於主要心血管事件加冠狀動脈血運重建的擴展複合終點,為0.96(95%CI,0.86至1.08);對於心肌梗死,0.96(95%CI,0.78至1.19);中風,0.95(95%CI,0.76至1.20);對於心血管原因引起的死亡,1.11(95%CI,0.88-1.40)。在分析任何原因導致的死亡(978例死亡)時,風險比為0.99(95%CI,0.87至1.12)。沒有發現高鈣血症或其他不良事件的過度風險。
結論:
與安慰劑相比,補充維生素D不會導致侵襲性癌症或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降低。
HWT@2018/12/12 大腸直腸癌即時照護網
今天讀了
Fleischner 2017 guideline for pulmonary nodules
對肺部結節判讀的指引,寫得實在太好了,供大家參考。(影音資料/演講區)
HWT@2018/11/30
今天討論到轉移性大腸直腸癌BRAF V600E 突變的治療(需要高度對治療藥物有了解),3合一:
Cetuximab(爾必得舒)(anit-EGFR) + irinotecan + zelboraf(日沛樂)使用經驗,根據臨床試驗第一期經驗,
劑量1 480 mg 1天2次,
劑量2 720 mg 1天2次,
劑量3 960 mg 1天2次
好像 劑量2 (體力好)或 1(體力不好) 比較能兼顧效果及副作用。
常見不良反應如下:
(脫髮(26%),貧血(79%),厭食症(53%),關節痛(42%),便秘(21%),腹瀉(84%),呼吸困難(26%),疲勞(89%),白細胞減少症( 47%),粘膜炎(26%),肌痛(58%),噁心(79%),中性病(32%),皮疹(74%),嘔吐(32%))。
cancer discov 2016 6 1352
HWT@2018/11/17
Oncologist. 2018 Jan;23(1):7-15. Propensity Score Analysis of Regorafenib Versus Trifluridine/Tipiracil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Refractory to Standard Chemotherapy (REGOTAS): A Japanese Society for Cancer of the Colon and Rectum Multicenter Observational Study.
背景:
本研究比較了regorafenib(癌瑞格)和trifluridine / tipiracil(TFTD)(朗斯弗;LONSURF or TAS-102)對標準化療難以治癒的轉移性結直腸癌(mCRC)患者的療效,因為儘管他們獲得了臨床批准,仍然不清楚這兩種藥物中的哪一種應該作為初始藥物使用。治療難以治癒的轉移性結直腸癌。
材料和方法:
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期間,使用瑞格非尼或TFTD(朗斯弗;LONSURF or TAS-102)治療的mCRC患者和未接受藥物治療的患者的臨床資料來自日本的24家機構。使用基於對基線特徵的傾向得分調整的Cox比例風險模型評估總體存活(OS)。
結果:
共有550名患者(瑞格非尼組223名患者和TFTD組(朗斯弗;LONSURF or TAS-102)327名患者)符合所有標準。瑞格非尼組的中位OS為7.9個月(95%置信區間[CI],6.8-9.2),TFTD組為7.4個月(95%CI,6.6-8.3)。傾向評分調整分析顯示兩組中位生存期 (OS) 相似(校正風險比[HR],0.96; 95%CI,0.78-1.18)。
結論:
在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中觀察到瑞格非尼和TFTD之間的中位生存期沒有顯著差異。
聽說衛生署"很快" 2018/12 預計快速通過朗斯弗用於治療轉移性大腸直腸癌。
與癌瑞格並列同位階藥物,如何先選擇誰是一大問題。
基本上,癌瑞格是多機轉標靶治療,而朗斯弗是類似5-FU機轉傳統化療改良版。
2種其副作用及效果適用對象應該有本質的不同。
癌瑞格: 皮膚,肝功能,,,,。
朗斯弗: 白血球(要小心敗血性休克),腹瀉,,,,。
HWT@2018/11/12-13
2018 ESMO 有人發表把"免疫藥物"用於結腸癌的"新輔助或誘導治療",尤其是MSIH(微衛星不穩定高)的病人。這個概念應該沒錯,只是實行上要小心。
德國慕尼黑,2018年10月22日 - 在慕尼黑ESMO 2018年大會上報告的CheckMate-142試驗的最新結果之後,使用nivolumab和低劑量ipilimumab進行免疫治療可成為 微衛星不穩定性高(MSI-H)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的新一線治療方案。
大約4%的轉移性結直腸癌是微衛星不穩定性高(MSI-H),也稱為錯配修復缺陷。這意味著腫瘤細胞通常在修復DNA的基因中具有突變。
以前的II期CheckMate-142試驗表明,對於對化療有抗性的MSI高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使用nivolumab和低劑量ipilimumab進行免疫治療可提供持久的臨床益處和可控制的副作用,從而獲得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認可(FDA)。
ESMO 2018 : CheckMate-142研究 主要是希望證明 免疫治療可以用於微衛星不穩定性高(MSI-H)高轉移性結直腸癌治療的患者的一線治療。
該研究招募了45名患者。中位年齡為66歲,51%為男性。對於客觀反應率的主要終點,患者的中位隨訪時間中位數為13.8個月。====>
HWT@2018/10/24
隨機III期研究肝動脈灌注化療與5-氟尿嘧啶(5-FU)和隨後的全身化療與單獨全身化療對於治療性切除肝轉移的結直腸癌患者(日本癌症多學科治療基金會32)。
目標:
這項隨機III期試驗比較了
(A)肝動脈灌注(HAI)化療與5-氟尿嘧啶(5-FU),其次是尿嘧啶/替加氟(UFT)和甲酰四氫葉酸(LV) 與
(B)UFT / LV單獨治療結直腸癌根治性肝轉移的患者(CRC)。
方法:
該研究旨在包括280名患者隨機接受HAI和5-FU,然後接受UFT / LV(A組)或單獨UFT / LV(B組)以評估HAI化療是否能改善無病生存(DFS) 。
結果:
44名患者隨機分組。實驗組的三年DFS相對較差,儘管這種差異無統計學意義(A組為43.5%,B組為58%;風險比[HR],1.304; P = 0.534)。實驗組的3年總生存率也較差(A組為80.2%,B組為85.2%; HR為2.255; P = 0.192)。兩組之間3級或更高毒性的頻率沒有顯著差異。
結論:
儘管本研究在早期研究終止後受到小樣本量的限制,但我們的分析發現,與單獨使用UFT / LV相比,使用5-FU隨後UFT / LV的HAI並未改善CRC治愈性肝轉移患者的DFS。
臨床建議: 簡單說,經肝動脈化學藥物注射非標準治療。
HWT@2018/10/24
2018ESMO 基因導引精準藥物選擇很重要。
PD(L)1 免疫治療,在高度突變性大腸直腸癌扮演改變一場比賽結果的事。
三合一雞尾酒在BRAF V600E 突變的 微衛星穩定(MSS) 大腸直腸癌 (6.4%)提供 30% 反應率,但是控制期並沒有很長。
有些具有可起訴的(Actionable)標地的治療基因,治療後有顯著效果(像 Her-2 amplification),但有些沒有預期中成效 (像 NTRK1 , MET amplification ) 研究對腫瘤環境更加強調。
HWT@2018/10/6
對於肺癌小細胞肺癌,免疫療法藥物最終帶來了改善的生存
二十多年來,首次採用治療方法可以改善晚期小細胞肺癌(SCLC)患者的生存時間。
在一項大型臨床試驗中,使用免疫治療藥物atezolizumab(Tecentriq)治療,結合標準化療方案,可提高患有這種高度侵襲性肺癌的患者的生存率。雖然生存率的提高幅度不大,但研究人員將積極的生存發現視為治療這種難治性癌症的重要進展。
試驗中稱為IMpower133的所有400名患者,由該藥物製造商Genentech資助,患有廣泛期疾病。研究中的患者被隨機分配到atezolizumab,一種免疫檢查點抑製劑,與標準化療(藥物卡鉑和依托泊苷)或化療和安慰劑相結合。
試驗中的患者最初接受了四個治療週期的atezolizumab和化療,稱為誘導治療,然後在此之後繼續接受atezolizumab或安慰劑,稱為維持治療。
atezolizumab組的患者總體壽命較長:中位數為12.3個月,而10.3個月。患者疾病開始進展所花費的時間也改善了大約一個月:中位數為5.2個月,而4.3個月。
HWT@2018/10/2
Capecitabine與S-1(TS-1)作為III期結直腸癌患者的輔助化療(JCOG0910):開放標籤,非劣效性,隨機3期,多中心試驗。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8 Jan;3(1):47-56
背景:
D3 / D2淋巴結清掃後單獨口服氟嘧啶(fluoropyrimidine)的輔助化療可改善III期結腸癌患者的無病生存率和總體生存率。在無病生存方面,輔助性S-1已被證明不劣於尿嘧啶和替加氟加亞葉酸鈣(UFUR)。該研究旨在證實S-1與卡培他濱(xeloda 截瘤達)作為III期結直腸癌患者的輔助治療的非劣效性。
方法:
這項研究是一項開放性,非劣效性,隨機,3期,多中心試驗,在56個日本中心進行,以評估S-1對卡培他濱(xeloda 截瘤達)作為輔助化療的非劣效性。符合條件的患者年齡為20-80歲,患有III期結腸直腸腺癌,患者被隨機分配(1:1)接受8個療程的卡培他濱(1250 mg / m2口服,每日兩次,第1-14天,每21天)或4個療程的S-1(40 mg / m2口服,每日兩次,每天1-28,每42天)。主要終點是無病生存率,危險比(HR)設定為1·24時的非劣效性邊界。
發現:
在2010年3月1日至2013年8月23日期間,1564名患者被隨機分配到卡培他濱(xeloda 截瘤達)(n = 782)或S-1(n = 782),所有患者均被納入療效分析;卡培他濱組有777名患者,S-1組有768名患者被納入安全性分析。在最終應計後的預先確定的第二次中期分析中,報告了535項所需事件中的258項(48%),數據和安全監測委員會建議提前公佈,因為與卡培他濱相比,S-1無法表現出非劣效性。 。中位隨訪時間為23.7個月(IQR 14·1-35·2),卡培他濱組3年無病生存率為82.0%(95%CI 78·5-85·0) S-1組為77·9%(74·1-81·1)(HR 1·23,99·05%CI 0·89-1·70;單側非劣性= 0·46) 。卡培他濱組最常見的3級或更高級不良事件是手足皮膚反應(777例患者中有123例[16%]),而S-1組則是腹瀉(768例患者中有64例[8%])和中性粒細胞減少症(61 [8%])。每組中有一例(<1%)治療相關死亡。
解釋:
(xeloda 截瘤達)仍然是日本III期結直腸癌的標準治療方法之一;
臨床建議: 不建議使用S-1(TS-1)。
HWT@20180918
最近的研究分析了闌尾癌的分子特徵,闌尾癌的分子特徵似乎與結腸癌症不一樣。新的研究證實,闌尾癌“與結腸癌”非常不同,“該研究的領導者之一是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UCSD)的博士後研究員John Paul Shen說。Shen博士及其同事報告,與早期研究中分析的結直腸癌和胰腺癌相比,重要癌症基因突變的頻率在闌尾癌中明顯不同。 例如,TP53和APC基因在闌尾癌中突變的可能性遠遠低於結直腸癌。闌尾癌的亞型(由其外觀或組織病理學定義)所擁有的突變頻率也不同。 例如,KRAS基因突變在腺癌(始於闌尾內層)中很常見,但在稱為杯狀細胞類癌的亞型中則更少見。
突變基因狀態與預後相關
其中一個最引人注目的發現是,與腫瘤有TP53基因突變的患者相比,腫瘤在GNAS基因突變的患者的預後不同。
在一組76名接受過治療的患者中,那些有GNAS突變的患者在確診後的預期壽命為10年(PS: HWT@以前覺得好像有兩種人),而TP53突變患者的預期壽命為3年。 腫瘤既沒有突變的患者的預期壽命為6年。
此外,在快速生長和擴散的腫瘤(高級別腫瘤)中幾乎從未發現GNAS突變。 作者指出,這一發現表明,具有GNAS突變的低度惡性腫瘤不會發展成高級別腫瘤。 相比之下,無論腫瘤分級如何,TP53突變都與較差的結果相關。
HWT@20180904
FDA已批准BRAF抑製劑 encorafenib(Braftovi),MEK抑製劑 binimetinib(Mektovi)和 EGFR抑製劑 西妥昔單抗(爾必得舒)(Erbitux)聯合用於治療 BRAF V600E突變型 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在轉移性處方中對1或2個先前治療失敗之後。
FDA根據正在進行的隨機3期 BEACON CRC試驗的數據:
30例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接受了encorafenib加binimetinib和西妥昔單抗。 29名患者患有BRAF V600E突變腫瘤。結果顯示完全成熟的整體存活 (Overall Survival) 數據為12.6個月。在分析時尚未達到中位整體存活。
中位無惡化存活期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 為8個月(95%CI,5.6-9.3)。研究人員觀察到總體反應率為 overall response rate 48%(n = 17),1年存活率 62%。
三聯體組合似乎副作用耐受良好。最常見的3級或4級不良事件包括疲勞(13%),貧血(10%),血肌酸激酶增加(10%)和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增加 (肝功能)(10%)。
HWT@20180813 編譯自NCI
2018年7月10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了兩種免疫藥物 - ipilimumab(Yervoy)和nivolumab(Opdivo)的組合,用於治療一些先前接受過標準化療藥物治療的"高微衛星不穩定"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12歲及以上的患者,其腫瘤具有細胞修復受損DNA的兩種遺傳缺陷特徵之一:錯配修復缺陷(dMMR)或高度微衛星不穩定性(MSI-H)特性。)
具有這些遺傳特徵的腫瘤往往具有高的DNA突變率。這些突變中的一些可能導致許多異常新抗原的產生,這些抗原可被免疫細胞辨識從而殺死腫瘤。
研究人員發現,一些免疫檢查點抑製劑對具有MSI-H或dMMR特性腫瘤患者有效
2017年,FDA批准了檢查點抑製劑 pembrolizumab(Keytruda)用於治療MSI-H或dMMR腫瘤,無論癌症是何種來源。這是FDA首次批准僅基於腫瘤中遺傳特徵的存在的藥物治療。該批准是精準醫學的一個進步。
幾個月後,FDA批准nivolumab用於化療後進展的MSI-H或dMMR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
CheckMate-142研究
新的FDA批准是基於CheckMate-142研究的結果,該研究由ipilimumab和nivolumab的製造商Bristol-Myers Squibb (BMS)資助。
該臨床試驗正在單獨測試nivolumab,並與其他抗癌藥物(包括ipilimumab)聯合檢測dMMR或MSI-H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這些患者已經對氟嘧啶5FU和含奧沙利鉑OXALIPLATIN的化療或氟嘧啶和含伊立替康IRINOTECAN的化療治療有抗藥性無效。
在接受聯合免疫治療的試驗的82名患者中,3名完全反應,35名有部分反應,總反應率為46%。據FDA稱,此外,89%的有反應的病人持續了6個月或更長的治療時間。
FDA聲明指出,僅接受nivolumab治療的58名患者的組中的總體反應率為28%,67%的反應者的反應持續6個月或更長時間。
接受ipilimumab和nivolumab治療的患者最常見的副作用包括疲勞,腹瀉,發燒,肌肉骨骼疼痛和腹痛。
研究人員在今年早些時候的CheckMate-142研究報告中寫道,聯合免疫療法具有“可控制的安全性”。
比較評估之前患者的各種治療方案
儘管CheckMate-142在相同的患者群體中沒有包括測試pembrolizumab的組別,但Gulley博士指出兩者的反應率相似(組合為46%,單獨使用pembrolizumab為40%) - 並且高於單獨的nivolumab (28%)。
“這種聯合的複方免疫治療對病友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選擇,”他說,並指出作為單一藥物的pembrolizumab可能比雙藥聯合用藥具有更少的副作用。
“我們不知道是否有患者會對nivolumab和ipilimumab做出反應而不會對pembrolizumab有反應,反之亦然,需要進行前瞻性研究,以確定對阻斷蛋白PD-1的檢查點抑製劑如pembrolizumab沒有反應的dMMR或MSI-H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是否會對檢查點的添加做出反應像ipilimumab這樣的抑製劑(CTLA-4)
HWT@20180813
編譯自NCI
2018年7月10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了兩種免疫藥物 - ipilimumab(Yervoy)和nivolumab(Opdivo)的組合,用於治療一些先前接受過標準化療藥物治療的"高微衛星不穩定"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12歲及以上的患者,其腫瘤具有細胞修復受損DNA的兩種遺傳缺陷特徵之一:錯配修復缺陷(dMMR)或高度微衛星不穩定性(MSI-H)特性。) 具有這些遺傳特徵的腫瘤往往具有高的DNA突變率。
這些突變中的一些可能導致許多異常新抗原的產生,這些抗原可被免疫細胞辨識從而殺死腫瘤。
研究人員發現,一些免疫檢查點抑製劑對具有MSI-H或dMMR特性腫瘤患者有效 2017年,FDA批准了檢查點抑製劑 pembrolizumab(Keytruda)用於治療MSI-H或dMMR腫瘤,無論癌症是何種來源。這是FDA首次批准僅基於腫瘤中遺傳特徵的存在的藥物治療。該批准是精準醫學的一個進步。 幾個月後,FDA批准nivolumab用於化療後進展的MSI-H或dMMR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
CheckMate-142研究 新的FDA批准是基於CheckMate-142研究的結果,該研究由ipilimumab和nivolumab的製造商Bristol-Myers Squibb (BMS)資助。 該臨床試驗正在單獨測試nivolumab,並與其他抗癌藥物(包括ipilimumab)聯合檢測dMMR或MSI-H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這些患者已經對氟嘧啶5FU和含奧沙利鉑OXALIPLATIN的化療或氟嘧啶和含伊立替康IRINOTECAN的化療治療有抗藥性無效。 在接受聯合免疫治療的試驗的82名患者中,3名完全反應,35名有部分反應,總反應率為46%。據FDA稱,此外,89%的有反應的病人持續了6個月或更長的治療時間。 FDA聲明指出,僅接受nivolumab治療的58名患者的組中的總體反應率為28%,67%的反應者的反應持續6個月或更長時間。 接受ipilimumab和nivolumab治療的患者最常見的副作用包括疲勞,腹瀉,發燒,肌肉骨骼疼痛和腹痛。
研究人員在今年早些時候的CheckMate-142研究報告中寫道,聯合免疫療法具有“可控制的安全性”。
比較評估之前患者的各種治療方案
儘管CheckMate-142在相同的患者群體中沒有包括測試pembrolizumab的組別,但Gulley博士指出兩者的反應率相似(組合為46%,單獨使用pembrolizumab為40%) - 並且高於單獨的nivolumab (28%)。 “這種聯合的複方免疫治療對病友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選擇,”他說,並指出作為單一藥物的pembrolizumab可能比雙藥聯合用藥具有更少的副作用。 “我們不知道是否有患者會對nivolumab和ipilimumab做出反應而不會對pembrolizumab有反應,反之亦然,需要進行前瞻性研究,以確定對阻斷蛋白PD-1的檢查點抑製劑如pembrolizumab沒有反應的dMMR或MSI-H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是否會對檢查點的添加做出反應像ipilimumab這樣的抑製劑(CTLA-4)
HWT@2018/7/9
2018/6 ASCO HIPEC 隨機 第III期臨床試驗
高溫腹腔化療灌洗術(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在一開始以腹膜轉移病兆為主(單獨)的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角色。
一項隨機 第III期臨床試驗顯示,患有晚期結直腸癌的人,可能不一定需要在手術期間考慮高溫腹腔化療灌洗術(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手術期間接受HIPEC的腹部轉移患者與單獨接受手術的患者之間的生存率沒有差異。
HIPEC的長期副作用更為常見。
這項研究,由Quenet等人在2018年ASCO年會(摘要LBA3503)上發表。 大約8-20%的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發生腹膜轉移病兆時。當可以巨觀去除腫瘤時,可以考慮HIPEC。 HIPEC手術可能可延長生存期(與全身治療相比)。“當這種方法在15年前推出時,它是患者腹部轉移性腫瘤的第一個可能有效治療方法,因此隨後進行了隨機 第III期臨床試驗。
PRODIGE 7 試驗: 納入了265名患有(1)第IV期結直腸癌且(2)患有腹膜癌病並且身體其他部位無轉移且(3)腹膜癌指數 peritoneal cancer index (PCI) ≤25的患者 。 患者被隨機分配接受手術加HIPEC(奧沙利鉑加熱至43°C)或單獨手術。大多數(96%)患者在手術前,手術後或兩者都接受了全身化療。全身治療的類型留給醫生選擇。 在64個月的中位追蹤時,非HIPEC組的中位總生存期為41.2個月,而HIPEC組為41.7個月 - 兩組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兩組間無復發生存率相似:非HIPEC組中位數為11.1個月,HIPEC組為13.1個月。{HWT@說真的,化療有效,也是差不多} 兩組患者術後30天的總死亡率為1.5%,前30天的副作用率無差異。然而,在60天時,HIPEC組的併發症發生率幾乎是非HIPEC組的兩倍(24.1%對13.6%)。
未來: 需要更多的臨床研究來確定是否有患者仍然可以通過手術接受HIPEC得到好處。該研究的次分析表明,HIPEC可能對"中期腹膜癌指數患者有益",但數量太小而無法確定。腹膜癌指數低的人可能會放棄HIPEC,而高指數的人可能無法從手術或HIPEC中獲益。同時,其他類型的化療可能比奧沙利鉑更有效,奧沙利鉑是本研究中HIPEC中使用的化療類型。 建議 使用高溫腹腔化療灌洗術(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治療單獨腹膜轉移的結直腸病患需慎選。
HWT@2018/7/20
可能新藥 CEA-TCB:
CEA-TCB同時結合表達CEA的腫瘤細胞和表達CD3的T細胞,將T細胞快速交聯到腫瘤細胞,這種交聯導致CD3下游信號傳導途徑的激活,激活T細胞導致釋放結合腫瘤細胞並導致腫瘤溶解的細胞毒性顆粒,腫瘤溶解導致T細胞的進一步活化和細胞因子的釋放,在CEA-TCB介導的腫瘤裂解之後,T細胞經歷增殖並且保持活化的表型
HWT@2018/7/9
臨床試驗:IMblaze370( 研究失敗 )
研究將363例患者轉移性大腸直腸癌以2:1:1的比例隨機分配至atezolizumab加cobimetinib(n = 183),atezolizumab單獨(n = 90)或單藥regorafenib(n = 90)。 大多數患者的微衛星穩定(MSS; 89%至93%)。 在IMblaze370 III期研究中,PD-L1抑製劑atezolizumab與MEK抑製劑cobimetinib聯合應用的中位OS為8.9個月(95%CI,7.00-10.61),而多激酶抑製劑regorafenib為8.5個月(HR,1.00; 95%CI,0.73-1.38; P = .9871)。 對於atezolizumab單藥治療,中位OS為7.1個月(95%CI,6.05-10.05),與regorafenib相比風險比為1.19(95%CI,0.83-1.71; P = .3360)。